厦门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硬核,厦门大学真的上天呢,试射火箭成功。

[复制链接]
浪花涛尽英雄 发表于 2019-4-23 22: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4月23日上午7时28分,由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和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制的厦门大学“嘉庚一号”火箭在我国西北部沙漠无人区成功发射。

4.jpg

“嘉庚一号”是一款创新型的带翼可回收重复使用火箭,用于飞行验证由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设计、研制的高超声速双乘波前体。火箭全程在大气层内飞行,最大飞行高度27.4km。最终在指定着陆点成功回收。问鼎九天,我们也可以!


据悉,厦大“嘉庚一号”火箭长8.7米、宽2.5米、重3700公斤,头部装有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研制的双乘波一体化布局,此次火箭发射的目的之一就是对该布局在真实的飞行条件下开展动力学测试。


为什么厦大要发射火箭?正在发射现场的厦大航空航天学院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次发射有两个目的:在火箭上做一场空气动力学试验验证火箭的回收重复使用技术!这是第一所可以发射火箭的中国大学吗?应该不是第一个,但是,应该说,能够发射火箭的大学并不多,特别是对于厦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来说。


为什么厦大非得发射火箭不可?据该负责人介绍说,”嘉庚一号”的头部“暗藏玄机”,装着厦大航空航天学院研制的双乘波一体化布局。
这个模型此前已经过了理论设计、数值分析和地面试验,例如风洞实验等等,需要把它放到火箭上运送到指定高度和速度,在真实的飞行条件开展空气动力学测试。
他说,因为真实“飞行”获得的数据总量,会比地面实验丰富!

这个研究项目是要做什么?

这项名为“民机涡轮基组合动力系统”项目,研究的是高超声速民用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项目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民航飞机速度到现有速度的五倍以上,实现两小时内的全球直达。全球直飞两个小时的意思是:飞到全球任何地方,譬如说,从北京飞到美国,有可能2个小时哦。


此次“嘉庚一号”成功飞行并验证双乘波一体化布局的气动性能,是该项目达成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节点。厦大官方微博说,“嘉庚一号”火箭的整体回收,同步验证了包括地面无线测发控、伞降回收系统、低成本电气系统等在内的多项关键技术,迈出了我国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用大白话说,厦大火箭可不是一飞不复返。依托带翼水平滑翔和伞降回收的新技术,火箭稳稳当当落地,被整体回收了。今后,还能再看它继续飞!

厦大火箭是怎么造出来?


用了七个月!由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携手北京凌空天行科技合作,组织了航空、机械、仪器、电器、控制等各学科优秀青年教师协同开展快速迭代论证,厦门大学硕、博士研究生长驻设计场所、生产车间、总装厂房和发射阵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校园风景|厦大贴吧|人才招聘|校园租房|考研信息|二手物品|禁闭帐号|手机论坛||广告联系

Copyright 1921-2021 厦门大学论坛-鼓浪听涛:厦大学子最喜爱的校园社区,厦门大学考研论坛!

GMT+8, 2025-9-14 14:22 , Processed in 0.02304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