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致朱崇实校长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Shizuka 发表于 2014-6-22 21: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朱校长: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厦大学子。今天写一封匿名的信给您。
  请恕我直言。
  我觉得厦大转专业的制度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当然我很赞同像经院管院这种强势学院转专业的限制,因为我认为这是尊重经管院同学们高考努力成果的一种表现。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兴趣。如果学生被桎梏在一个不感兴趣或者没有天赋的专业内,大学四年不过也是虚度。或许有的人想说,专业不等于就业,专业也不等于未来。但是我想说的是,在应试教育十二年后却仍然不能在进入社会前最后的四年校园时光学习一次自己想学的东西,实在是个让人感到悲凉的现实。不能排除有人抱着功利的心态去转专业,但也不能忽视抱着这种纯粹的热情去转专业的学生。厦大每年转专业的数量都严格限制,而且通过观察2014年转专业录取名单,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理转文,也许照顾理科生是厦大想最大程度上保持教学稳定的美好企望,是希望在理科实在学不下去的同学们能获得二次机会的美好企望。但是这对其它想转专业的同学也是不公平的。如果不是原专业兴趣不足,有谁会牺牲那么大去转专业呢?要知道转专业的学生都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牺牲了现有平稳的学习生活。照顾一些学生是一种高大上的表现,但同时也牺牲了别的学生,这有可能就埋没了一个学生的才能。我建议应该公示参加转专业学生笔试、面试分数,并与没有转成功的学生沟通,适当扩充转专业的名额,这样也可以给所有同学一个交待,不至于让没成功转专业的同学质疑自己的选择,质疑自己的才能,从而感到疑惑和失望,受到伤害。有很多同学好好准备耽误了很久,最后不明不白没被录取,这样也不公平(就我知道,我有一个同学从大一第一学期就开始准备转专业,成绩也非常好,但是最后却没有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我为她一年的付出而惋惜)。
  我觉得像厦大这种转专业制度太不自由,充分扼杀了学生的兴趣。为什么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外国的高等教育不一样?又为什么中国大学生总是因为缺乏创新能力而遭人诟病?因为他们的兴趣在一开始就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不知道因为这样,中国有多少有才能的大学生没被发掘出来,从而未成为祖国发展的中流砥柱。至少我不希望厦大是这样的,我希望厦大的学生能有多少有多少都能在大学美好的四年实现一次自己的梦想,毕竟进入社会后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大学这四年也许会成为实现自我最后的机会。这是一个爱厦大,千里到厦大来求学的学子的肺腑之言,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也经不住热泪盈眶,心中感慨、惋惜、悲痛、希冀百感交集,却又不知道怎样用更详实更成熟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最后只能感谢校长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看一个普通厦大学子的信。深知言语力量有限,但是却最能表达深切的情感。我知道单单一个学生的心意并不能改变一个庞大的体制带来的结果,但是力量虽渺小,心意却真切。
  敬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厦大学子
  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二日


掌上物流宝张宗 发表于 2014-6-23 09: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厦大同学好样的!虽然不做学生好多年,也对现行教育体制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但看到同学这样的文字,仍然心潮澎湃不已。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希望一切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变得合理。厦大领导或许可以支持一下,通过改变厦大,进而影响中国教育,善莫大焉

 楼主| Shizuka 发表于 2014-6-23 18: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掌上物流宝张宗 发表于 2014-6-23 09:35
厦大同学好样的!虽然不做学生好多年,也对现行教育体制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但看到同学这样的文字,仍然 ...

真心希望学校能够重视学生的心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校园风景|厦大贴吧|人才招聘|校园租房|考研信息|二手物品|禁闭帐号|手机论坛||广告联系

Copyright 1921-2021 厦门大学论坛-鼓浪听涛:厦大学子最喜爱的校园社区,厦门大学考研论坛!

GMT+8, 2025-9-21 09:46 , Processed in 0.01481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