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胡子老头走进了古巴哈瓦那的Bodeguita酒吧,坐下要了一杯mojito。
酒保在玻璃杯中放入几片薄荷叶,洒了一点糖,挤上几滴柠檬汁,再把它们捣碎,接着倒入苏打水和朗姆酒,最后放入冰块轻轻搅匀,这就是mojito,他把酒递给了老头。
后来老头在古巴生活好几年,写了一本传世之作《老人与海》,他爱喝的mojito也跟着他的名字传到了世界各个地方。
有意思的是,在离古巴一万九千公里的中国厦门,有一家墨西哥餐厅,也给自己取了这款古巴鸡尾酒的名字Mojito。
Mojito的白天和夜晚是两个样子,但都很拉美。
白天的时候,店里低声放着拉丁音乐,靠窗的位置能看到一整片大海,偶尔有船只在海上行驶,近的都好像可以跟船上的人打招呼。这时候阳光刚好洒进来,坐在舒服的沙发上,慵懒又愉快。
这好像跟厦门的任何一家文艺小餐厅类似,是小女生喜欢的地方,点一杯咖啡,看一本书,就能消磨掉一整个下午。
而当夜色降临,这才真正迎来了Mojito的精华时光。暖色的射灯缓缓地变换着颜色,照在吧台对面粗犷的世界地图上,红棕的皮座椅在灯光下油亮诱人,坐在上面忍不住会对酒保喊上一句:Hey,bro,give me Mojito。
拉丁音乐声越来越大,周围人的步调也变得欢快起来,跟着节奏左右摇摆。店中央的台球桌上,正在进行南非队和中国队的二对二PK,旁边一群巴西姑娘戴着墨西哥大草帽,随着音乐舞动身体,关注着比赛进程。
中国队赢了,南非姑娘拿来两支酒,请中国姑娘喝,顺便约了下一次切磋的时间。没人在意比赛结果,DJ快要上场了。
这天是周四的拉丁之夜,Mojito的DJ是一个意大利人,因为喜欢拉丁音乐,所以在一家中国的墨西哥餐厅里当DJ,这种混搭就像这家墨西哥餐厅叫了一个古巴鸡尾酒的名字,一样奇怪,又好玩。
DJ从晚上10点打到凌晨4点,手都麻了,但因为一晚上认识了几个有趣的家伙,好像也变得特别值得。
Antonio是美国人,中文说的很溜,每次都带着新朋友来,然后在这里认识更多新朋友。上次过来吃饭,因为看到一个台湾人默默坐在角落里,Antonio就过去送了他一杯酒,几下攀谈,就成了朋友。
不过最让他惊喜的是,Mojito的墨西哥菜比在美国的墨西哥菜好吃太多了,可是明明美国离墨西哥更近,不是应该更正宗吗?Antonio拿着一个Beef Taco(牛肉玉米饼)往嘴巴里塞,露出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
据说玉米粒掉一地才正宗,所以在Mojito很难看到规矩的吃相,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爽劲儿。但不管怎么样,店里的薯条一定要尝一下,还要蘸芥末,风味很特别。
Francisco是墨西哥人,和一个波兰姑娘坐在靠窗的位置,“好吃,酱料和在家乡吃到的一样”,这个来自墨西哥人的评价大概是对Mojito的最高赞赏了。Francisco开心地指着电视屏幕上闪过的墨西哥足球队踢球的画面说,看,那就是我的国家!
夜晚的Mojito热情洋溢,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到这里,打一场台球,或看一场足球比赛,可能只是和刚认识的朋友喝上几杯,听听音乐。直到走出Mojito的大门,你可能会惊讶,原来这不是在拉美的某个酒吧餐厅啊。
大学路沙坡尾艺术西区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