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时隔82年厦大复办天文学系 预计明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复制链接]
紫若忧馨 发表于 2012-12-3 15: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隔82年,厦大复办天文学系,预计明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这也是继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之后,国内大学成立的第五个天文学系。
  复办的厦大天文学系上周举行揭牌仪式。厦大理论物理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卢炬甫昨日被问及复办天文学系的原因时说,我国天文学事业正在进入一个史上空前的高速发展时期,不仅航天航空、航海和天气预报都离不开天文学,天文学的成就还间接影响人类的通信、资源勘测、自然灾害预报,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空间定位系统如人们熟知的GP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也是来自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
  鲜为人知的是,厦大早在1927年就设立天文系,是我国最早建立天文系的大学之一,首任系主任余青松(1897年-1978年)还是紫金山天文台的创建者和首任台长。
  厦大天文系在1930年9月停办。不过,此次厦大天文学系复办,也不是空中楼阁。据介绍,2000年起,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陆续引进天文学专业人才,包括以研究黑洞闻名的卢炬甫,并在物理学方向下招收研究生。
  复办后的厦大天文学系,将着力培养并向中国科学院和我国其他高校输送各种层次的天文学人才,将积极参与天文学前沿研究。卢炬甫还表示,争取明年招收天文学本科生。
  【揭秘】
  厦大走出许多著名天文学家
  1927年厦大天文系首任系主任余青松是厦门人,1927年,这位加利福尼亚大学天文学博士回国应聘厦大天文系系主任时,时年30岁。1929年7月,余青松应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邀请,赴南京任天文研究所所长,负责筹建紫金山天文台,他是紫金山天文台首任台长。现在天上一颗列为3797号的小行星,就叫“余青松”,这是第四颗冠以中国人名字的小行星。
  从厦大校史资料上看,1925年至1937年之间,厦大理学院还下设一气象台。台内配备有颇为完备的气象设备,此外尚有口径四英寸(大约10公分)的天文望远镜一台,除供天文学生实验用外并作窥视天象之用。余青松一度还要建设厦大天文台。
  厦大建校伊始一直到解放前都设置有天文专业的课程,这使得这一时期厦大虽没有天文系的毕业生,但得益于长期开设的天文课程,从厦大也走出了许多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天文方向的研究人员,包括李鉴澄、刘朝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校园风景|厦大贴吧|人才招聘|校园租房|考研信息|二手物品|禁闭帐号|手机论坛||广告联系

Copyright 1921-2021 厦门大学论坛-鼓浪听涛:厦大学子最喜爱的校园社区,厦门大学考研论坛!

GMT+8, 2025-9-21 09:44 , Processed in 0.01836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